长期以来,世人普遍关注武则天的宫廷私生活和政治策略,然而,她作为一位才女的才华往往被忽视,尤其是她在书法艺术上的卓越成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位女皇在书法领域所创造的故事。
取法正统
武则天的书法学习路径极为严谨规范。她承袭了前两朝内府收藏的王羲之真迹,并多次要求臣子进献书法作品,其中王方庆献上了汇集了“琅琊王氏”历代祖先书法的《万岁通天帖》。她亲自对真迹进行临摹,并得到了薛稷、孙过庭等书法大家的指导,因此其书法技艺自然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五体皆能
武则天的书法技艺全面,涵盖了五种字体,然而流传下来的作品却为数不多。《升仙太子碑》展现了她在行草书和飞白书方面的深厚功底,而目前收藏于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则集中体现了她小楷书法的巅峰成就。
作品来历
高宗去世之后,武则天执掌朝政,亲自为母亲抄写经文以祈求福祉。由于精力有限,她只完成了一部经文,并将其交给宫廷中的书法家程待宾进行临摹。经过抄写和临摹的佛经被分送到各地,其中一卷被送至敦煌莫高窟的藏经洞中保存。
幸免于难
唐玄宗登基之后,对武则天的遗迹进行了毁灭性的处理,然而藏经洞内的书法作品却奇迹般地躲过了一劫。到了1900年,这个藏经洞偶然被发现,使得其中的书法作品得以公之于众。这些作品保存得相当完好,没有任何缺失,墨迹依旧鲜艳如新。
惨遭流失
武则天小楷的发现引起了全球的轰动,法国考古学家伯希和借此机会以较低的价格将其购得。专家们普遍认为这是一次巨大的损失,该作品书法精湛,文学价值极高,市场估价至少在50亿以上,目前却无法回购。
书法特色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尺寸为纵26.2厘米、横650厘米,其内容包含5000余字。启功对其结体笔法给予了高度评价。该作品以尖锋入纸,呈现尖入钝出的特点,笔画骨肉均匀,转折处方圆结合,结字宽敞,章法规整,堪称正统唐人小楷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