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至30日期间,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的主席格林将带领部分飞虎队老兵的后代以及美国飞虎队友谊学校的教师与学生们,对武汉及红安进行访问。此次访问行动,使得湖北与美国之间长达81年的“飞虎情谊”再次成为公众瞩目的焦点。
飞虎队村的油花回忆
7月26日,湖北省监利市周老嘴镇的飞虎队村,党支部书记裴在富站在鱼塘边,手指水面,指出在极端天气中,水底会浮现油污。该区域正是本尼达战机失事之地,位于下凤湖附近。事发时,本尼达身负重伤,凭借跳伞得以幸存,并得到当地村民的救助。这一事件引发了一段跨国界的生死之交。
村民见证的奇妙时刻
一位年轻女子在村中目睹了本尼达飞机的坠毁,她急忙返回家中,向母亲报告了这一事件:“母亲,天空中有飞机坠落,而且机上还有婴儿。”令人震惊的是,恰巧在这一年,水塘主人的后代中有一位正在北京操控飞机,他就是人们熟知的‘飞机上的孩子’。这一罕见的巧合给这个故事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老人寻机的感人之旅
2005年,年迈81岁的本尼达携妻子、子女及孙子重返故里,这片土地曾赋予他新生。此次返乡之旅,他怀揣着寻找沉睡于湖底61年的战机残骸的愿望。为了实现老人的夙愿,村民们竭尽全力,将鱼塘中的积水全部排干。战机残骸在泥泞中被成功挖掘,本尼达的孙子兴奋不已,他立刻跳入泥水塘,却不幸使得自己的鞋子深陷泥中。
珍贵礼物的特殊意义
本尼达赠送了帽子与服饰,其上印有醒目的飞虎队图案。裴在富展出了一件衣物,上面印有曾通过言语与手势传递的救援信息。这些礼物承载着过往的记忆,象征着中印两国人民之间深厚的情谊。
老屋中的温情故事
往昔时光里,村民们将受伤的本尼达抬至这栋陈旧的房屋,为其提供疗伤与休息之地。罗栋昌坐在门框边,专注地聆听前辈们述说那些既惊心动魄又充满温情的往事。哥哥罗明昌详细地描绘了2005年本尼达回归家园的景象,他清晰地记得本尼达赠送了二十多顶印有飞虎队图案的帽子。
照片定格的历史瞬间
康复后的本尼达被村民送往了由李先念领导的红安县部队。摄影记者刘中灿展示了2005年所摄的老照片,画面中村民们正扶持着本尼达走过小径,同时捕捉了他与村民深情相拥、凝视战机残骸的感人瞬间,这些画面生动地揭示了人们的真挚情感。
在历时八十年之久的岁月里,鱼塘之上漂浮的油脂泡沫、老屋前村民的叙述、以及照片中捕捉到的那些永恒的瞬间,仍旧在不经意间讲述着那段以生命为代价捍卫的跨国情感。对于这段穿越时空的中美友谊,公众的看法究竟如何?敬请大家在评论区留言、点赞并转发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