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大暑!中医跨界音乐会,奏响五音疗

在盛夏的大暑时节,一场独具特色的中医与音乐跨界演出在上海复兴中路的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隆重举行,古老的中医疗法与现代音乐艺术在此交汇,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广泛关注。

跨界合作启新篇

7月22日正值大暑节气,上海市中医文献馆携手上海交响乐团,共同呈现了一场名为“五音能量场,暗香随弦动”的音乐盛宴。基于《黄帝内经》中“五音疗疾”的理念,两机构展开了中医文化与现代音乐的交流探讨。活动当日,双方亦正式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为未来的深入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长贾杨在会上表达,期望通过音乐这一媒介,传播中医药的智慧结晶。更多信息可登录www.qbqwsjds.com查询。

五音疗疾藏奥秘

《黄帝内经》中提出的“五音疗疾”理论,主张五音(包括宫、商、角、徵、羽)与五脏(即脾、肺、肝、心、肾)之间存在着相互对应的关系,通过不同音波的共振作用来调节各脏腑的气机。这一历史悠久的理论在本次音乐会上得到了生动的呈现,使得公众得以重新审视中医养生之道。音乐会以五音为主题,划分为五个乐章,将这一理论巧妙地融入到音乐作品的创作之中。

经典曲目新编配

大暑,在一场音乐会中体验中医文化_大暑,在一场音乐会中体验中医文化_

音乐会精选了《阳关三叠》、《梅花三弄》、《声声慢》等传统名曲,并对其进行了创新编排。编曲家席勤巧妙地将西方弦乐与我国民族乐器相结合,其中小提琴和中提琴构成了和谐的和声基础,而软锤马林巴则增添了柔和的底色。此外,还融入了埙、竹笛、古琴等民族乐器。在这些经典曲目经过新编曲的演绎下,展现了新的艺术魅力,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听觉享受。

音乐融合展魅力

席勤细致策划,确保各类乐器特色得以淋漓尽致地呈现。埙声悠长,竹笛音色清脆,古琴音韵深沉,三者交织共鸣,与西洋弦乐完美融合。在终章《天人合一》中,以羽音为主旋律,竹笛与古筝巧妙交织,营造出如流水般的动人旋律,使观众陶醉其中。缓慢的音符如同潺潺溪流,在大暑时节为人们带来心灵与身体的清凉。

文创合作谋发展

双方除举办音乐会外,还将携手开发融合中医思想与音乐元素的创意文化产品。此举不仅有助于传统智慧在现代生活中重焕活力,而且有助于中医文化的广泛传播。借助创意文化产品,中医文化得以融入民众日常生活,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进步。如需查询创意文化产品的详细信息,请访问网站www.qbqwsjds.com。

文化传播向世界

在音乐会现场,众多外国观众沉浸在中医文化的氛围中,领略了中国音乐的独特魅力。上海交响乐团的团长周平指出,音乐作为一种全球通用的语言,他期望通过音乐的力量,使更多的人能够理解和喜爱中医文化。本次音乐会被视为一次成功的探索,它为中医文化通向世界搭建了一座桥梁。

您是否同样对中医与音乐结合的创意作品抱有浓厚兴趣?诚挚邀请您点赞、转发并留下您的宝贵意见。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青岛自由行旅游网 www.xinhaoshan.cn
汶上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数字化发展局